| 高性能互联网络交换机研究与设计 |
| 王达伟; 曹政; 刘新春; 游定山; 孙凝晖
|
| 2008
|
发表期刊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ISSN | 1000-1239
|
卷号 | 45.0期号:012页码:2069 |
摘要 | 高性能互联网络交换机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科学计算作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上层应用,不仅要求交换机具有低延迟、高带宽的特性,还要求其在集合通信如广播、多播和同步操作等进行硬件级支持.HyperLink交换机,作为曙光5000计算机系统互联网络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38.4ns单级延迟和160Gbps聚合带宽,并能够同时支持16组多播和16组同步操作.理想情况下,1024个节点多播和同步操作可以在2μs内完成,大大加速了科学计算的性能.为了对HyperLink交换机性能进行评价,建立了周期精确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证明,对于16端口输入缓冲交换机,3个虚通道是性价比最好的选择;当MTU为1KB时,4KB大小的输入缓冲就可达到最高单播吞吐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具有相同网络带宽的多轨网络和单轨网络,分析表明,前者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延迟,因此能够比后者提供更高的网络吞吐率.采用LogP模型分析了HyperLink多播和Barrier的性能,分析表明,HyperLink交换机具有良好扩展性,能够很好支持到数千节点. |
关键词 | 互联网络
交换机
集合通信
多播
同步
ASIC设计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4/handle/2XEOYT63/25849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期刊论文_中文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达伟,曹政,刘新春,等. 高性能互联网络交换机研究与设计[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45.0(012):2069.
|
APA |
王达伟,曹政,刘新春,游定山,&孙凝晖.(2008).高性能互联网络交换机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5.0(012),2069.
|
MLA |
王达伟,et al."高性能互联网络交换机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5.0.012(2008):2069.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